首页 > 杭联新闻

Business News

杭联新闻

2010/3/15诈骗犯罪中关于连环诈骗数额的认定

 所谓连环诈骗,是指诈骗行为人连续诈骗,以后一次诈骗所得的财物偿还前一次诈骗所得的行为。对于此类诈骗案件,应按其最后一次行骗使被害人实际支付的数额,加上前几次所骗得尚未偿还的数额来计算。对前....

2010/3/15诈骗犯罪中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合同诈骗罪与和合同经济纠纷的本质区别。在判断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时,要结合个案综合判定,一般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应区分不同的情况作....

2010/3/15诈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方法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具有潜隐性和动态性,在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认定方法:一是直接证明,即根据行为人的自身供述内容加以证明。但由于行为人有避重就轻、逃避惩处的心理,往往....

2010/3/15诈骗犯罪中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对于传统的诈骗罪来说,被害人“自愿”交付财物后,诈骗犯罪即完成,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一般产生于其非法控制公私财物之前。但有的情况下,行为人先占有了被害人的财物,然后使用欺骗方法,使被害人自....

2010/3/15诈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地位

 金融诈骗和合同诈骗都是从传统诈骗中分离出来的新罪名,其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存在差异,即特殊类型诈骗犯罪存在一个特定的犯罪媒介或者平台(如票据诈骗犯罪以票据为媒介,贷款诈骗犯罪以信贷为....

2010/3/15诈骗类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诈骗犯罪与盗窃罪、抢劫罪界限

 诈骗类犯罪客观方面的逻辑结构表现为: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被害人的错误认识——被害人“自愿”交付——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损失。被害人的错误认识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使事先并无错误认....

2010/3/15金融犯罪中财产刑的适用

 金融犯罪是图利型犯罪,惩罚和预防此类犯罪,应当注重同时从经济上制裁犯罪分子。刑法对金融犯罪都规定了财产刑,人民法院应当严格依法判处。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在法律规定的数额幅....

2010/3/15金融犯罪案件中死刑的适用

 刑法对危害特别严重的金融诈骗犯罪规定了死刑。人民法院应当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有力地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依法该判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定要坚决判处死刑。但需要强调的是,金融诈骗犯罪....

2010/3/15金融诈骗犯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和犯罪数额的计算

 金融诈骗的数额不仅是定罪的重要标准,也是量刑的主要依据。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之前,可参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执行。在具体认定金融诈骗犯....

2010/3/15集资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

 集资诈骗罪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上均表现为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非法集资,或者在非法集资过程中....

2010/3/15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

    贷款诈骗犯罪是目前案发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办理贷款诈骗犯罪案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

2010/3/15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

2010/3/15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相关犯罪数额和情节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行了《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伪造货币,走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等犯罪的定罪处刑标准以....

2010/3/15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行为的认定和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牟利为目的,采取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方式,将客户资金用于非法拆借、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以牟利为目的,是指金融....

2010/3/15假币犯罪的认定及假币犯罪罪名的确定

 假币犯罪的认定。假币犯罪是一种严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出售、购买、运输、使用假币行为,且数额较大,就构成犯罪。伪造货币的,只要实施了伪造行为,不论是否完成全部....

2010/3/15非金融机构非法从事金融活动案件的处理

 根据整顿金融“三乱”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对于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但是根据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文件设立并从事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各类基金会、互助会、储金会等机构和组织,由各地人民政府和各有关....

2010/3/15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理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应根据各单位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大小,确定犯罪单位....

2010/3/15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

2010/3/15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实施犯罪行为的处理

 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

2010/3/15关于单位犯罪问题

 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

2262 个内容   首页 | 上一页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下一页 | 尾页 20个内容/页  转到第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江滨西大道57号国贸写字楼13层   电话:0571-63365161 传真:0571-63365717

邮编311400    邮箱:1491099180@qq.com 备案号:浙ICP备15027444号